徠卡 DVM6:顯微鏡軟件與輔助設備協同優勢
徠卡研究級超景深數碼顯微鏡 DVM6 的出色表現,不僅依賴于硬件的優質配置,其配套軟件的功能設計與豐富的輔助設備,更是為用戶打造了高效、靈活的微觀觀察體系,能適配更多復雜場景,助力用戶輕松應對各類觀察與分析任務。
在軟件功能方面,徠卡 DVM6 搭載了專屬的圖像分析軟件,該軟件界面簡潔直觀,即使是初次使用的用戶,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核心操作。軟件支持圖像拼接功能,當需要觀察樣本的大面積區域時,用戶只需在軟件中選擇 “拼接模式",設備會自動拍攝多個局部圖像,并快速完成拼接,生成完整的大面積樣本圖像。例如在觀察 PCB 板的整體線路布局時,無需手動移動載物臺反復拍攝,軟件可自動完成從板頭到板尾的圖像拼接,清晰呈現所有線路的連接狀態,方便檢測是否存在線路錯位、短路等問題。
軟件還具備圖像標注功能,用戶可在拍攝的圖像上添加文字、箭頭、圓圈等標注,標注顏色與大小可自由調節。在材料科學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金屬晶粒結構時,可通過標注功能圈出異常晶粒區域,并添加文字說明該區域的晶粒尺寸、形態特征,便于后續研究報告的撰寫與團隊間的交流。此外,軟件支持數據導出功能,可將拍攝的圖像、測量的數據以多種格式(如 JPG、Excel)保存,方便數據的歸檔與共享。
輔助設備的適配進一步拓展了徠卡 DVM6 的使用場景。其支持多種載物臺附件,如樣本夾具、旋轉載物臺等。在珠寶檢測領域,檢測人員可使用樣本夾具固定珠寶,避免觀察過程中珠寶移位;若需要觀察珠寶的側面、底部等不同角度的細節,可搭配旋轉載物臺,通過旋轉載物臺調整珠寶的擺放角度,無需反復拆卸、安裝樣本,提升檢測效率。
徠卡 DVM6 還可適配顯微成像系統,將顯微鏡與電腦、投影儀等設備連接。在高校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顯微成像系統將顯微鏡觀察到的微觀圖像實時傳輸到電腦屏幕、投影儀上,讓全班學生清晰看到樣本的細節,如細胞結構、微生物形態等,改變了傳統教學中 “一人觀察、多人圍觀" 的局限,提升教學效果。
在使用流程上,以借助徠卡 DVM6 進行食品包裝材料檢測為例,具體步驟如下:第一步,將食品包裝材料樣本裁剪成合適大小,放置在載物臺上,使用樣本夾具固定;第二步,打開配套軟件,選擇 “環形照明" 模式,開啟 “自動聚焦" 功能,通過軟件調節放大倍數至 500x,定位到需要檢測的區域(如包裝材料的密封處);第三步,使用軟件的 “圖像拍攝" 功能拍攝密封處的圖像,若發現疑似密封不嚴的區域,可調節放大倍數至 1000x 進行細致觀察,并使用 “圖像標注" 功能標記該區域;第四步,通過軟件的 “尺寸測量" 功能,測量密封不嚴區域的寬度、長度等數據,將圖像與測量數據導出保存,生成檢測報告。
徠卡 DVM6 參數表(軟件與輔助設備相關):
憑借功能豐富的配套軟件與靈活的輔助設備適配能力,徠卡 DVM6 不僅能滿足常規的微觀觀察需求,還能應對珠寶檢測、食品包裝材料檢測、高校教學等多樣化場景,為不同領域的用戶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微觀探索解決方案。
徠卡 DVM6:顯微鏡軟件與輔助設備協同優勢